- 关注我们:
-
微信公众号
- 豫升掌上英语App下载
“读书太累”可以,但“生活太难”你扛得住吗?
“读书太累”可以,但“生活太难”你扛得住吗?

01
“年轻就是本钱,没文凭也能闯出一片天。”
17 岁的阿立把这句话写在 QQ 签名里,收获 200 多个赞。
02
20 岁,他揣着初中学历,在东莞流水线,月入 3000,请全宿舍喝奶茶。
“看,读书还不如我早赚钱。”
03
25 岁,同批进厂的兄弟有的去学数控、有的自考大专,阿立笑他们“浪费钱”。
后来,人家坐进办公室,他仍在流水线。
04
30 岁,公司搞竞聘,要求“大专及以上”。阿立资历最老,却连报名表都摸不到。
那晚,他第一次把“学历”两个字按进搜索框。
05
35 岁,厂里来了 96 年的本科实习生,做他的组长,工资是他的 5 倍。
阿立带新人,被反问:“师傅,你咋不升啊?”
他憋了 3 秒,挤出一句:“我……不爱当官。”
06
40 岁,孩子上小学,老师让填家长学历,他在“初中”那一栏打了个勾,回家把表格藏进书包最里层。
07
45 岁,公司裁员,名单按“学历+年龄”排序,初中、45 岁、工龄 20 年,阿立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经理说:“哥,这是硬性指标,我替你争取过。”
那天,他拿着补偿金,在厂门口站到凌晨 2 点,数了 137 根烟屁股。
08
46 岁,送外卖、跑滴滴、扛水,每月 4000 房贷,孩子补课费 3000。
夜里 11 点,他骑车经过写字楼,玻璃幕墙里,当年同宿舍的兄弟端着咖啡开视频会议,头发花白,却还在“升值”。
09
60 岁,同学群有人晒退休证,配文“每月 8000 养老金,终于能陪孙子”。
阿立还在菜市场搬货,一天 150 块。
他偷偷把群退了。
10
如果你 17 岁,正在想“读书好还是打工好”,请把这张工资表存下来——
▪ 17—25 岁:体力巅峰,收入“看起来”很高;
▪ 25—35 岁:学历门槛出现,差距 2 倍;
▪ 35—45 岁:行业洗牌,差距 5 倍;
▪ 45—60 岁:社会淘汰,差距 10 倍;
▪ 60 岁以后:有人领退休金,有人领日结搬运费。
11
作家梁爽说:“人生是分段的,前半段偷的懒,后半段得加倍还。”
学历不是万能的,但它能给你“不被一刀切”的底气。
12
如果你:
✅ 20 岁,不想被流水线锁定;
✅ 30 岁,想竞聘管理层;
✅ 40 岁,想给孩子少留点遗憾;
请把今天当成“最便宜”的改命日。
结语
17 岁嘲笑学历的那天,没人告诉你:
流水线会老,文凭不会;
体力会贬值,知识不会;
裁员名单会迟到,但不会缺席。
别让 45 岁的自己,跪在深夜的街头,数烟屁股。
——请把这篇文章转给那个“不想读书”的人,
或许你的一次转发,就能让他 60 岁那天,
在同学群里,敢把退休证晒出来。
机构位置:正商学府广场b座1305豫升专升本
